他認為,理解古典文學,是不妨礙台灣自立和台灣整體性的。有台灣精力、一些晚清的士醫生,其實都是精通古文,像是賴和。語文和文字是熟悉文化的對象,不需要全數都砍掉,就像美國是一個新興國家,但也沒有拋棄莎士比亞。
「台灣丟掉的,大陸現在要撿!」東華大學漢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入手下手增強文言文教育,乃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且陸生的浏覽量很是大,致使台生跟陸生的說話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於台灣文學院的學生,「古典詩詞或散文的譬喻,陸生都是隨口引來。」
須文蔚說,高中的國文教育,同時擔當語文教育跟文學教育的責任,而經典的閱讀很是主要。曩昔大家都一向圍繞在文言和白話的爭議上,進展把文言文的比例下降,以減輕學生的承當,但經典的文字,很多是以文言文或古典詩詞的情勢存在,他認為,強硬劃定文言文的比例,其實沒有需要翻譯
「文學經典或語文經典文本的浏覽,不該淪為意識形態的爭取。」須文蔚說,一首詩或古典散文,是汰襲了幾千年,最後被留下來。從過去的30篇文言文,而今若要降至10篇,基本上已很難選,且台灣中學生平均一年浏覽不到四本書,有浏覽的機遇只剩下國文課,國文課如果再不讀經典的文章,台灣年青人的語言能力跟文學成就真的使人憂郁。
他也舉香港為例,他說,香港前幾年將高中國文的文言文完全取消,而課綱影響升學考試,高中生就把文言文束諸高閣,比及第一批學生進入大學後,大學端發現問題非常嚴重,學生從語文到文字的能力都變得很糟,這就是「華語圈嘗試失敗的後果」。後來,香港馬上增添12篇必讀古文,台灣現在還要減為10篇,比香港還低翻譯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選文開放網路投票惹議,課審會更建議將文言文選文降為10篇翻譯對此,須文蔚說,大陸最新的教育鼎新是,國家競爭力的壯大是要從根蒂根基的語文和文學浏覽能力起頭培育種植提拔,恰是台灣以前最善于的跨域文化、對於文字文學的深刻理解等等,此刻大陸急著撿,台灣卻要把它丟掉。
另外,須文蔚說,其他科的委員,其實不需急於在國文科必選文章篇目上出力,因為將來會開設更多關於區域文學、歷史文學、地理文學的選修課,黉舍先生都已在籌劃,並與大學端合作。
針對此次課審會選文爭議,須文蔚說,不要把所有關於台灣文化的承擔,全部都放到國文科,「讓文學回到文學吧!」地輿科教員如果感覺需要有晚清到日據時期的文言文,就回到地理科教,歷史科先生也能夠選擇文言文到歷史科教,生物科也可以教本草綱目。
來自: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653056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02-23690937
留言列表